提示:点击上方"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2025年9月,我国房地产政策环境持续宽松。中央层面,央行、金融监管总局披露金融支持房地产最新进展,彰显了房地产金融支持正由“保交付”向助力建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提出,要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
地方层面,本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32条。其中,宽松性政策27条、中性政策3条、紧缩性政策2条。继北京、上海之后,深圳也大幅优化住房限购政策,其他城市则仍以加大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加大购房补贴力度、鼓励住房“以旧换新”、鼓励房票安置等为主。本期报告主要对9月房地产行业政策进行梳理,并作解析。
中央政策: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政策跟踪
2.政策小结
9月资金面环比收紧,各期限资金利率中枢小幅上移,但较历史同期收紧幅度有限。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截至9月28日,央行通过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等合计净投放资金9760亿元,历史同期中投放水平仅次于2023年9月。资金利率方面,DR001、DR007运行中枢环比分别上行4bp、1bp至1.39%、1.49%。LPR方面,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3%、3.5%。
在房地产方面,9月22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披露了金融支持房地产的最新进展,包括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等,房地产金融支持正由“保交付”向助力建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也提出,要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
地方政策:延续以提振需求为主,深圳跟进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2)土地政策
(3)公积金政策
(4)人口人才政策
(5)其他政策
地方房地产新政数量小幅减少,深圳大幅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监测统计,2025年9月,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32条。其中,宽松性政策27条,内容主要涉及优化住房限购、发放购房财税补贴、推动住房“以旧换新”、鼓励房票安置、推动高品质住房建设等;中性政策3条,内容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建管理;紧缩性政策2条,内容主要涉及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前期购房补贴类政策收回等。总的来看,本月地方政策出台数量较上月小幅减少,但政策力度不减,其中,深圳跟进北京、上海对住房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且松绑力度更大。
行政干预核心举措包括优化住房限购、发放购房补贴、推动住房“以旧换新”等
在行政干预方面,核心举措主要包括优化住房限购、发放购房财税补贴、推动住房“以旧换新”、鼓励房票安置、推动高品质住房建设等。典型代表如:深圳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明确具备深圳市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不限购,盐田区、大鹏新区购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等;河南持续开展房产展销活动,通过加大购房补贴力度、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加力推进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鼓励货币化安置等进一步支持住房消费;上海优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新购住房暂免征房产税;上海市青浦区明确外省市来沪人员社保或个税缴纳未满一年,只要本人及家庭在沪无房,即可通过人才绿色通道申报购房资格等。此外,中山、东莞、武汉、岳阳、邵阳、杭州市余杭区等多地发布或更新了购房补贴政策,岳阳、邵阳、合肥、宁乡等多地鼓励住房“以旧换新”。
公积金政策核心举措包括上调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下调最低首付比例、支持支付购房首付款等
在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方面,核心举措主要包括上调最高贷款额度、下调最低首付比例、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等。典型代表有:合肥将双缴存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120万元,单缴存职工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90万元;长春将购买位于长春市主城区及开发区的新建商品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至15%,借款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已结清且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受贷款次数限制,相关政策按照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广州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买商品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共有产权住房首付款等。
人口人才政策核心举措聚焦放开落户限制、加大购房补贴支持
人口人才政策主要聚焦放开落户限制、加大购房补贴支持。典型代表有:银川发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明确全面放开稳定住所落户条件、全面放开稳定职业落户条件、全面放开人才落户限制、全面放开现役军人落户限制、全面放宽随迁投靠落户范围、全面放开单位集体户限制等;中山对购房人属于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顶尖人才、国家或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认定的特聘人才、青年特聘、“中山工匠”或原中山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一至三层次的,市财政按购房发票票面金额2.5%补贴电子消费券,属于原中山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四至八层次的,市财政按购房发票票面金额2%补贴电子消费券,属于全日制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毕业生或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市财政按购房发票票面金额1.5%补贴电子消费券;其他人员,市财政按购房发票票面金额1%补贴电子消费券等。
住房保障政策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建管理等
中性政策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筹建管理等。典型代表有:三亚发布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明确保租房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主要面向本市范围内无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上年度本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50%以下的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财政供养人员、引进人才等新市民、青年人配租,实行政府指导价等;中山发布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征集公告,面向全市已建成未出售的存量商品房项目,由市政府选定的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收购价格由收购主体与房企协商确定,也可由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确定,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参考上限等。
紧缩性调控主要涉及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前期购房补贴类政策收回等
紧缩性政策主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前期购房补贴类政策收回等。典型代表有:南昌发布新建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释放节点的通知,明确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期限自项目首次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起,至所有可售楼栋完成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不可售楼栋完成工程竣工备案或交付使用为止,过程中分别设有主体结构过半、主体结构完工、规划条件核实、单体竣工验收备案、首次登记完成等多个预售资金释放节点;芜湖自10月1日起,不再补贴新购买的二手住房。
— 04—
2024年至今中央层面重要房地产政策梳理
9月重要事项复盘
— 06—
房地产政策展望
1.中央层面
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等。短期流动性方面,10月资金面的扰动主要来自税期和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大量到期,而当前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未变,预计资金面仍将维持边际收紧、总体均衡,资金利率或继续抬升。
在房地产方面,中央或将持续聚焦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两大核心方向,一方面积极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实,给予地方更大调控决策自主权,深化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则继续从框架搭建、制度改革优化、金融财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给予支持。
2.地方层面
根据CRIC统计数据,2025年9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27.8亿元,环比增长22.1%、同比增长0.4%,虽然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但单月业绩规模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重点30城商品住宅预估新增供应102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5%、同比下降15%;成交91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8%、同比下降5%。总体来看,虽然9月市场供应显著放量,但成交涨幅明显落后,行业延续筑底行情。从政策层面看,当前仍处于政策窗口期,北上深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在住房交易限制性政策方面仍有优化空间,加大“房票安置”力度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发放购房财税补贴等则是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提振住房需求和去库存的重要方向。此外,城市更新相关政策也有望加快推进落实,在稳投资、促需求方面发挥综合效应,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执笔 | 王铮嵘
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 研究员
来源: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
编辑 ▏古亦馨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与我们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