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住房租赁企业急需做好的准备之一——租赁住房管理规范化
最新动态
住房租赁企业急需做好的准备之一——租赁住房管理规范化
2025-08-121

提示点击上方"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出租住房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1)确保出租住房安全适住。出租住房应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住人数和人均租住面积应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第七条)。(2)确保对出租住房具有合法出租权利。出租人应具备出租住房的不动产权证书或者其他合法出租权利证明(第九条)。(3)确保改造房屋合法。承租人改造住房时,不得改动租赁住房承重结构,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等(第十一条)。

近年来,部分业主、住房租赁企业为追求高额租金或者利润,将老旧房或者毛坯房用廉价材料简单装修后出租,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将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出租,或者违规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和平面布局,将房屋拆分成若干小间分别按间出租或者按床位出租,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增加火灾等安全隐患,扰乱社区生活秩序,社会反响强烈。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对出租住房作出了相关规定。《条例》相比于《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一是增加了“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回应了现实中存在的“甲醛房”等问题;二是增加了“过道”“车库”两类非居住空间示例,扩大了非居住空间范围;三是增加了“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的禁止性行为。《条例》将部门规章相关规定上升为行政法规,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规定,能够进一步保障租赁住房安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

出租自有住房或者依法取得经营管理权的他人住房的住房租赁企业属于出租人,适用《条例》关于出租人的规定。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既适用《条例》对出租人的规定,同时也是承租人,适用《条例》对承租人的规定。建议上述两类以及混合型住房租赁企业,及时、仔细对照《条例》有关规定,规范租赁住房管理:一是建立租赁住房权证档案(如不动产权证、消防验收证、燃气合格证、合法出租证明文件等),定期检查权证是否齐全、有效,确保每套(间)房屋都有合法权证。二是对非居住空间出租情况、租住人数、人均租住面积等进行自查,对照当地规定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规的尽快进行整改。三是定期检查租赁住房承重结构、消防设施、水、电、燃气管线,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维修,及时制止承租人改动承重结构、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乱拉乱接线路等行为。四是有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还可以开发智能房屋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AI图像识别、物联网传感等技术,智能筛查违规房源,自动预警权证到期、租赁合同到期、超负荷用电、消防设施异常等问题,实时掌握房源动态。



作者


涂丽,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房地产法。




来源:中国住房租赁


编辑 ▏古亦馨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与我们联系即删!


推荐阅读



协会在全国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作交流发言

赴成都产业地产项目专题研学活动举办

协会赴四川省房地产业协会考察交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